首页 / 时装
时装
Sunyata.设计师蔡佳鹏:以“空性”哲学织就长期主义美学
编辑:fine 2025/04/25

Sunyata.设计师蔡佳鹏:以“空性”哲学织就长期主义美学

 

20250425211204691370.png 

AW2025北京时装周青年设计师扶持计划中,新锐设计师蔡佳鹏携其创立的个人品牌Sunyata.惊艳亮相,以Untitled(无题)系列完成北京时装周首秀,并一举摘得“北京时装周﹣识尚FASHION NOW先锋设计师奖”。

20250425211254915414.png 

20250425221202865975.png 

Sunyata.的世界里,“空性”是设计尺度的精准把控,是面料呼吸的温度,更是品牌对长期价值的笃定。本季12套样衣以克制却精准的设计语言,将“空性”转化为一场关于服装与人的对话,诠释何为“让服装成为人的容器”,也为快消时代呈上一份关于“长期主义美学”的深刻答卷。
 

从梵文“空性”到设计语言:在留白中孕育品牌生命力

20250425221231975658.png 

Sunyata.品牌名称取自梵文中的“Śūnyatā(空性)”,意为“空”。在设计师蔡佳鹏的设计语境中,这一概念并非指向虚无,而是对事物无自性的诠释,更是对变化的注解。

“当我尝试把‘空性’这一概念贯彻进具体的设计语言中时,我思考的是如何将对服装的关注重心回归到人本身,如何以作品拥抱空性,接受‘无常’。”

本季设计中,“空性”既有显于形的人文思考,也具象为可触摸的视觉语言。开场的白色汉麻套装通过手工绘染的蝶影图案,暗合庄周梦蝶的东方禅意,隐喻着“空性”的哲思。

 20250425221248842226.png

 

 

更隐性的表达则在于尺度的取舍与把控上。“无论是服装的廓形剪裁还是线条棱角,又或是面辅料的选用和印花图案的设计开发,接近中正平和的尺度才能更好的贯以空性的概念。”蔡佳鹏认为设计需要中和不平庸。当设计抛却过度的形式表达,那些看似“空”的部分,反而能容纳穿着者独特的气质流转,或许正是品牌持续生长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蔡佳鹏不断探索的方向。
 

让服装成为人的容器:衣柜里的长期主义单品

“个性主体的把控主要依靠对设计尺度的分寸感。形态特征是具备基本气质的。过于尖锐和极端的夸张造型亦或是设计内容的过度堆叠都会生成一个强势的服装个性,而太强烈的服装个性则很容易变成一个明晃晃的品牌标签,覆盖掉穿着者自身所特有的气质和光芒。”

Sunyata.所倡导的“服装的空性”是让穿着者成为个性的主体,而非被服装定义。这要求设计师在克制与表达间寻找精准尺度,借助设计细节、面料肌理等隐性设计语言丰富设计感。

20250425231200578759.png 

设计尺度的把控并不意味着精度上的简化,而是对廓形、接缝、缝线等视觉比例等细节设计的极致追求。蔡佳鹏注重单品在不同场景间的兼容性,打造“平衡和谐”的温和单品,以应对不同层面的需求变化。当单品风格温和保守时,搭配成为展现穿着者个性的关键,因此,还需要打磨出良好的搭配兼容性。

20250425231210419893.png 

Look4上衣的版型迭代为例,“这件的造型感来自于流线的线条处理。最初白坯样衣下摆是均匀倒圆弧形,线条优美,摊平状态颇具几何的美感,但穿在人身上太均匀的圆弧横截在腰腹部会有视觉异物感,与常见下装腰头造型的搭配也不协调。经反复调整,在前片下摆处加一处轻缓拐点变化,外套线条就能更好适配多数下装,为穿着者搭配提供更多可能。”

20250425231215673272.png 

蔡佳鹏对面料肌理与质感的关注,源于他对服装实物上手瞬间最直接感受的追求,也源于他对19世纪意大利写实主义雕塑家处理雕塑面料肌理质感的借鉴。

2025042523122165856.png 

“19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写实主义雕塑家曾通过细密的缝线、精致的花边和镶边,以及垂摆的衣袖打破了古典雕塑垂坠服饰原本打磨光滑的表面,使得雕塑更具物质感、实体感和触感,这反过来又使这些由大理石制成的身体流露出情欲。虽然人体不是大理石的雕塑,但是服装的细节质感对于其附着之下的着用主体作用是一致的。”

20250425231242912022.png 

他提到:“天然织物相较于常见的化纤面料更具一种‘生命视角’下的实体感,而有强烈质感的服装则更是能显化穿着者自身气质与个性。这次12套Look的面料都是精心寻觅而来:汉麻、雨露麻、日晒干工艺的棉麻、像灯芯绒肌理一样的澳毛、手感软糯的羊绒……材质语言既延伸至穿着体验层面,更加耐人寻味。”他认为只有耐人寻味的作品,才能更好地支撑着品牌和用户长期主义的价值观。
 

成本与理想的博弈:在理性中寻求“耐人寻味的简约”

在快时尚盛行的当下,坚持“耐人寻味的简约”并非表面上的简单,背后隐藏着一套极其理性而考究的设计开发过程,需要极高的工艺精度和对设计的深刻理解。

20250425231249893171.png 

回顾蔡佳鹏的经历,他最初以“玩家”的身份进入这个行业,长期关注先锋工匠类的服饰品牌,甚至养成了收藏品牌Archive单品的习惯。

“有些工艺的堆砌并没有带来与之匹配的正向反馈。比如,手工缝制的痕迹在某些部位可能不如机缝精致,对于一些款式来说,成本高昂的精纺面料也未必有相对平价的粗纺面料来的出效果,同样的数码印花工艺,在肌理粗犷的棉麻材料上可能比在细腻的真丝面料上表现得更生动自然。”那些“重工重料”的先锋工匠服饰,让他开始反思成本与设计理想之间的关系。

20250425241204744061.png 

“做设计和做艺术作品还是不太一样,设计理想不能无视成本和产品定位去精益求精,要更多的立足品牌语境之下。现实情况的平衡需要进行主次的把控和取舍。整体的工艺水平只要符合产品定位下的水准,就可以更好的将有限的成本投入在最出质感和效果的地方。而面料选择的巧妙是可以做到成本和效果上的‘事半功倍’的。”蔡佳鹏如是说。
 

未来展望:在“无常”中寻找“常态”

“无常”是生活的常态,不同的节点都有其特定背景下的命题和机遇。面对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蔡佳鹏冷静自信。他深谙“只要掌握恰当方法论并长期践行,每个时期都能成为最理想时期。”

 

20250425241212504346.png 

谈及自身与品牌的未来,蔡佳鹏有着清晰而务实的规划。他深知,品牌的长远发展需深耕细作,他将继续坚守匠心,在现有设计基础上不断沉淀积累,布局优化,雕琢品牌特征与调性。同时,蔡佳鹏始终保持着对市场动态的敏锐嗅觉,及时洞察消费者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策略,推出新设计风格产品线,尝试跨界至首饰、艺术装置等领域,探索品牌与个人的无限可能。

202504252412207985.png 

“未来能继续践行自己的理念,把品牌更好的落地并一直做下去,对我来说也不外乎是现阶段更实际的一种关乎长期主义美学的边界拓展。”

 



文章推荐